雨水——獭祭鱼 鸿雁来 草木萌动
时间:2021-02-19 来源:钟祥中医院
雨水,是春季的第 2 个节气,一般在每年的 2 月 18 日或19日,此时太阳位于黄经 330°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“正月中,天一生水,春始属木,然生木必生水也,故立春后继之雨水。且东风既解冻,则散而为雨矣。”这说明,雨水节气天气还比较冷,加之有雨水降临,所以寒湿较重,一定要注意防护。雨水期间“七九河开,八九雁来”,一幅冬末春初的风景。常言道“立春天渐暖,雨水送肥忙”。一年之计在于春,对农民们来说,雨水节气正是农耕的关键时期,而我们的生活也充满了新的希望。雨水节气有一个传统节日,就是农历二月二“春龙节”,这一天,龙王会抬头,雨水会逐渐增多,万物随之复苏。民谚有“二月二,龙抬头,大仓满,小仓流”,反映了人们希望龙神能多降甘霖,赐福人间的美好愿望。 起 居 养 生 很多人总是在纠结,到底怎样睡眠才是最健康的,其实很简单,跟着太阳就可以了。太阳与我们体内的阳气是相对应的,因此当太阳高高升起时,就是人体内阳气旺盛的时候,此时应进行各种活动,即便是选择午睡一会儿,时间也最好不要超过一小时,以免加重“春困”,整个人总是精神倦怠,而当太阳下山后,人体内的阳气也藏了起来,此时就应该进入梦乡了。这一规则体现在雨水便是晚睡早起。虽然现在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,很少有人真的能早早睡觉,但是请一定记得不要熬夜,不仅影响体内脏器的正常代谢活动,还容易扰乱阳气,引发高血压等疾病。有早起晨练习惯的人应适当推迟运动时间,在太阳升起,祛除寒湿后进行一些柔和的运动,比如慢跑,打太极拳等,适应节气以强健体魄。 饮 食 养 生 春季在五行属木,在五脏之中,与春季对应的是肝脏,肝脏具有排气升发太过或肝气郁结,则会损伤肝脏,到了夏季容易生病。很多人都知道春季宜养阳、养肝,而肝在五昧中对应的是酸,那是不是多吃酸的就能补肝,有利于春季养生呢?唐代孙思邈的《千金方》中说春季饮食宜“省酸增甘”,即应该减少酸味食物的量,增加甘味食物的量,这样做的目的是养脾胃。因为春季时肝气很旺,而酸味食物有收涩的作用。不利于肝阳的生发,而肝气(火)过旺会干扰脾脏的功能,使脾胃出现虚弱症状。五味之中,甜味入脾,春季适量补充甜味食物能加强脾的功能。推荐吃些新鲜的水果、野菜、红枣、芹菜、洋葱、韭菜、小米、南瓜、山药、糯米等食物。春季生机盎然,阳气升发,因此饮食也要顺应这样的特点,多食辛甘有发散性质的食物。春季适合吃一些芽菜,包括黄豆芽、绿豆芽、豌豆芽、香椿芽等,它们具有升发阳气的作用。 运 动 养 生 经常动脑和经常锻炼是人保持身体健康和健康长寿的重要功课。对现代人来说,整天面对电脑工作,回家了三餐丰盛,又有内容丰富的电视节目和互联网的陪伴,导致了很多人的锻炼时间越来越少,而肥胖、心脑血管疾病、骨质疏松症、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、年龄越来越小,要改善这种状况,体育锻炼非常重要。春天来了,天气转暖,人们开始脱掉身上厚重的冬装,也推荐大家加入积极锻炼的行列中来。春季多锻炼,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,减少感染性疾病的发生,持续的锻炼还能改善心肌功能,促进血液循环,降低血脂,避免发生肥胖。另外,户外锻炼可以改善大脑供氧,对缓解春困也有益处。春季锻炼的强度,以运动后感觉全身温暖或微有汗出为度。对于体育锻炼项目的选择要因人而异。太极拳、广播操、健步走等比较和缓,适合中老年人和体质较弱的人。体力较好的人可以选择慢跑、骑自行车、游泳等。只要自己喜欢并能够长期坚持,就是好的锻炼方式。 早春锻炼护膝盖一定要注意保护膝盖 第一,建议戴上护膝,具有保暖效果,也能预防在进行跑步等运动时引起的损伤。 第二,正式开始锻炼前要做膝关节的准备活动,使得膝关节充分放松,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。 第三,如果选择跑步运动,要注意脚踩地时不要用力过猛,以缓冲震动。 情 志 养 生 春季天气变化不定,人的心情也容易受到影响,使人心神不安,这种坏的情绪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,对有高血压、心脏病及哮喘等疾病的病人影响更大。所以此时一定要注意情绪的变化,通过运动、与亲友聊天等方式纾解不好的情绪。 日常养生保健 雨水之时,湿气较重,湿邪又常常与寒邪一起侵害人体致病。所以每年的这个时候,风湿病患者往往痛苦不堪。 艾草是一味常用的中药,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艾以叶入药,性温、味苦、无毒、纯阳之性、通十二经、具回阳、理气血、逐湿寒、止血安胎等功效。更有“艾叶能灸百病”的美誉,且艾灸价格便宜,操作简单,十分适合风湿病患者自己在家中进行治疗。方法为:用艾叶煮水,沸腾后用蒸汽熏蒸患处至浑身出汗,可以有效缓解病痛。没有风湿疾病困扰的普通人也可以熏艾草,因为它气味芳香,具有宁心安神、僻秽消毒的作用,在室内点燃生成的烟雾可以杀死大量致病菌,还可以健脾祛湿,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。当然,大家也要注意熏艾结束后要将艾草完全熄灭,以免引发火灾。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