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> 健康科普 >

认识温病(一)—— 温病的特点

 
       2019年底出现在湖北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在短时间内蔓延全国,传染性很强,全国上下开展了疫情阻击战。这次的肺炎在中医里叫疫病,属于温病学的范畴。我们了解温病才能知己知彼,更好的进行预防。那么中医里的温病有什么特点呢?

       首先,温病是由特殊的致病因素“温邪”引起

       温邪又包括了风热,暑热,湿热,燥热,疠气等。这些邪气的特异性体现在从外部侵入人体,湿热性质显著,并容易消耗人体的阴津,且多具有特定的侵犯部位。

       第二,传染性,流行性,季节性和地域性

       传染性:《诸病源候论》中说:“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,则病气转相染易,乃到灭门,延至外人。”《温疫论》说:“邪之所着,有天受,有传染。”当时已经认识到温病可以通过口鼻或直接接触传染给其他人。流行性:温病只要具备条件,即可在人群中引起程度不等的流行,古代又叫天行或者时行。如《伤寒总病论》说:“天行之病,大则流毒天下。次则一方,次则一乡,次则偏着一家。”指出流行有大流行,小流行和散发的范围大小。季节性:一年四季气候变化不同,形成温邪各具特性,比如春季温暖多风,故多风温,夏季酷暑炎热,或加雨湿偏多,容易发生湿温等地域性:我国疆域辽阔,自然环境气候都有很大差异。如四川盆地湿气比较重气温高,日照时间短,容易发生湿热病。岭南地区炎热多雨,暑温为患。

       第三,温病有一定的变化传变规律

       多表现为由表入里,由浅入深,病情又轻到重,病情由实转虚。正如卫气营血理论或三焦理论进展或改变。

       第四,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

       温病大多起病急骤,来势凶猛传变快。发热是温病最重要也是最具特征性的表现,且大多数热势很高,容易内陷发出斑疹。 
(责任编辑:管理员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