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至已至,养生要注意这几点!
时间:2020-06-24 来源:钟祥中医院
夏至,是“二十四节气”之第十个节气。《礼记》:夏至,鹿角解,蝉始鸣,半夏生。如果说花开是春天来敲门,声声蝉鸣,便凑响了夏天的交响曲。夏至,是暑热模式的开始。夏至之后,我国大部分地区将进入盛夏,这是一年中最难熬的暑热关。近日新冠病毒有复燃的趋势,中医认为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”,因此提高身体抵抗力显得尤为重要。 一、起居养生 宜晚睡早起:善养生者起居调养皆应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。夏至起居可适当晚睡,凌晨12点左右即可,但绝非熬夜至凌晨1、2点哦!熬夜一族定当要注意啦!早起是指天亮较早,如果6点左右醒来就不宜再睡了!合理安排午休时间,一为避免炎热之势,二可恢复疲劳之感。忌夜晚露宿:夏日炎热,腠理开泄,易受风寒湿邪侵袭,睡眠时不宜风扇、空调直吹身体,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,更不宜夜晚露宿。 二、运动养生 夏至运动,宜在清晨或傍晚,锻炼的项目以散步、慢跑、太极拳、广播操为好,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,若运动过激,可导致大汗淋漓,汗泄太多,不但伤阴气,也损阳气。 三、精神养生 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曰:“使志无怒,使华英成秀,使气得泄,若所爱在外,此夏气之应,养长之道也”。就是说,夏季要神清气和、快乐欢畅、心胸宽阔、精神饱满,如万物生长需要阳光那样,对外界事物要有浓厚的兴趣,可听听五行柔和音乐以养心安神,利于气机的通泄。 四、饮食养生 夏至时,身体由于气血外张,脾胃机能相对减弱,饮食应以清淡、容易消化为主,避免大鱼大肉或高汤大补,以起到调理胃气、保养精气的作用。同时,人们还应适当进食具有清热、解暑、养阴功效的食物,以适应自然气候的变化。建议夏天可多吃苦味食物,如苦瓜骨头汤能清泄暑热,增进食欲,但要适量,否则伤胃。另外可多吃粥,夏季喝消暑保健粥则是饮食调理措施之一,如绿豆粥、薄荷粥、莲子粥、荷叶粥、莲藕粥等都是很好的夏季食品, 但不可贪食凉品或生冷之品。 五、穴位养生 夏季养生主在养心。身体保养心脏的穴位有10多个,但是在夏至,有一个穴位更加重要,它就是神门穴,被誉为“养心安神的第一穴”。 1、祛心火一到夏天,天气一热,人肯定会浮躁一些,这种浮躁的状态表现在生理上比如说舌疮,这种内热的现象就是心火的一种表现。按摩神门穴,可以祛心火、养心安神。 2、改善睡眠夏天也是一个容易失眠的季节,因为夏天气温高,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会比较兴奋,难以入睡,此时按摩神门穴,就能调整睡眠。按摩到位的话,很快就能进入甜蜜的梦乡。 夏至已至,那么离 “三伏天” 就不远了。俗话说“热在三伏”,真正的暑热天气,大约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立秋前后,此时是全年气温最高的时段,机体阳气充沛,体表经络气血旺盛,可以通过内服或外敷药物来调整人体阴阳平衡,以达到治疗宿疾的目的,其中外治疗法中的“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疗法”无疑已成为大家非常认可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。 2020冬病夏治三伏贴具体时间: 头伏:2020年7月16日——2020年7月25日 中伏:2020年7月26日——2020年8月04日 末伏:2020年8月15日——2020年8月24日 “三伏贴”疗法适应症广泛,如果您被慢支炎、哮喘、反复感冒、过敏性鼻炎、咽炎、慢性胃炎、腹泻、湿疹、荨麻疹、风湿性关节炎、坐骨神经痛、月经不调、痛经、失眠、慢性疲劳综合征等问题困扰,不妨前来尝试治疗,成人、儿童均适宜。 |
|
|
- 上一篇:【芒种养生】绿树晚凉鸠语闹 画梁昼寂燕归迟
- 下一篇:小暑节气到 “两宝”不能少